西安附一儿童医院!【官网】
小孩抽多动症的表现,小儿抽动症(抽动障碍)及多动症(注意缺陷多动障碍,ADHD)是儿童期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,二者可独立存在或合并出现(共患病率约30%-60%)。以下从症状表现、核心特征、鉴别要点及干预建议展开分析:
一、抽动症的典型表现
抽动症以不自主、突发、快速、重复、无节律的运动或发声抽动为核心特征,症状随年龄呈现波动性变化:
1. 运动性抽动(早期常见)
单纯性抽动:
面部:眨眼、皱眉、挤鼻、咧嘴、噘嘴、伸舌、舔唇、扮鬼脸
头颈部:点头、摇头、甩头、耸肩、扭颈
四肢:甩手、抖腿、踢腿、跺脚、鼓肚子
复杂性抽动:
肢体协调动作:跳跃、下蹲、转圈、弯腰触地
秽语前驱动作:突然拍打他人、模仿他人动作、触碰生殖器
2. 发声性抽动(常晚于运动抽动)
单纯性发声:
清嗓子、咳嗽、吸鼻、吭吭声、犬吠样尖叫
复杂性发声:
秽语(骂脏话)、重复他人言语(模仿言语)、说无意义词语(如“哎哎哎”)、发出怪声(如“嘟嘟嘟”)
3. 症状特点
波动性:症状强度和频率随压力、情绪、疲劳程度变化,如考试前加重,放松时减轻
共病性:约50%患儿合并ADHD、强迫症、学习障碍、睡眠障碍
病程演变:
儿童期:以眨眼、清嗓等简单抽动为主
青春期:部分患儿症状减轻或消失,约20%持续至成年
二、多动症的典型表现
多动症以注意力缺陷、多动/冲动为核心症状,根据症状组合可分为三型:
1. 注意力缺陷型(约占10%-15%)
学习困难:作业拖拉、粗心大意、经常遗漏题目、成绩波动大
生活紊乱:丢三落四(文具、钥匙、衣物)、忘记日常安排(如带作业本)
行为特征:听课走神、眼神涣散、易被无关刺激吸引(如窗外飞鸟)
2. 多动-冲动型(约占10%-15%)
多动表现:
婴幼儿期:频繁翻身、爬行、拍打物品,难以安静进食
学龄期:上课扭动身体、离开座位、过度跑跳、干扰他人
冲动表现:
插话抢答、打断他人对话、未经思考即行动(如抢玩具)
情绪不稳定:易激惹、发脾气、对抗行为(如顶嘴、摔门)
3. 混合型(最常见,约占70%)
同时存在注意力缺陷和多动-冲动症状,社交功能受损最严重
4. 症状特点
情境性:症状在家庭、学校等要求自律的场合更明显,在自由活动时可能减轻
持续性:症状需持续6个月以上,且12岁前起病
共病性:约50%合并抽动症、对立违抗障碍、品行障碍、焦虑抑郁
三、抽动症与多动症的鉴别要点
维度抽动症多动症
核心症状不自主抽动(运动/发声)注意力缺陷、多动/冲动
症状控制可短暂抑制(如刻意眨眼后疲劳感加重)难以抑制,明知不当仍无法停止
发作特点突发、快速、刻板、重复持续存在,与环境要求相关
意识参与无意识、不可控部分患儿意识到问题但无法集中注意力
影响因素压力、疲劳、紧张时加重缺乏刺激、任务单调时加重
四、早期识别与干预建议
家长观察重点
抽动症:注意孩子是否频繁眨眼、清嗓、耸肩,且无法通过提醒控制
多动症:观察孩子是否经常走神、丢东西、难以安静、做事冲动
专业评估工具
抽动症: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(YGTSS)
多动症: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、SNAP-IV量表、ADHD诊断量表
干预原则
抽动症:
轻度:心理行为干预(如习惯逆转训练、放松训练)
中重度:药物治疗(如硫必利、阿立哌唑)+ 家庭支持
多动症:
学龄前:行为干预(如父母管理训练、学校支持)
学龄期:药物治疗(如哌甲酯、托莫西汀)+ 执行功能训练
共病处理:优先治疗核心症状,必要时联合用药(如抽动合并ADHD可选用α2受体激动剂)
五、家庭支持关键点
抽动症:
避免过度关注抽动行为,减少指责
营造轻松家庭氛围,避免过度压力
保证充足睡眠,减少电子产品使用
多动症:
使用结构化日程表,分解任务为小步骤
采用正向强化(如积分奖励)而非惩罚
增加运动量(如游泳、球类运动)改善注意力
六、何时需就医?
抽动症:抽动症状持续1个月以上,或出现秽语、自伤行为
多动症:注意力缺陷或多动冲动影响学习、社交,且持续6个月以上
小孩抽多动症的表现,及时识别并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,建议家长尽早带孩子至儿童神经科或发育行为儿科就诊。
擅长: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动症、抽动症、自闭症、语言发育迟缓、小儿癫痫、矮小...
擅长:对儿科常见病、急危重症及一些疑难病症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。尤其对皮肤...
擅长:自闭症、发育迟缓、精神发育迟滞(智力低下)、语言发育迟缓、语言障碍、多动症...
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| 本站如有转载货引用文章设计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陕ICP备2023001737号-4